close

地球之心‧Yann Arthus-bertran

一個已經畢業,有著一雙慧詰眼睛的孩子,

問了一個好問題:「老師,到底什麼是『愛自己』?」

 

我想了一天,回覆如下:

 

J,晚安:

你問了一個好問題,其實,你也已經回答了自己,
只是,你相不相信,以及做不做罷了!

 

不過,我要從另一個角度,分享這個問題的另一種解讀,
那就是,了解自己、認識自己就是一種「愛自己」。
畢竟,如果連自己喜歡吃什麼、聽什 麼、穿什麼、看什麼...
那又從何“愛”自己呢?



我簡單舉一個常見的例子,
大人常常說要給比自己能力更高一點的目標,這樣有挑戰性,才會進步。
你覺得這句話的重點在哪?(先讓你想一下)


 

 

 

 

其實是「自己的能力」!


很多“聰明的孩子”聽了這句話,就以為目標訂了越高,自己就能進步越多。
其實不見得!

如果你現在的力氣可以扛起50公斤的重量,55公斤、60公斤就是一個合理的挑戰,
但是如果沒有正確解讀這句話,就冒冒然去嘗試100公斤的重量,
最可能的結果就是...把自己壓垮了!

不過,這還不是最糟糕的...

最糟的是,還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,沒有發揮全部的實力,
然後,責怪自己之後,硬要一試再試,殊不知...
這個過程中,把自己傷得越重,能扛起來的也就越少了。


所以,你說「了解自己」重不重要?

 

知道自己喜歡什麼,才能決定奔跑的方向;
知道自己能力到哪,才能決定奔跑的速度。


而 “享受奔跑”,就是一種愛自己。



最後,舉我自己 的例子來做結束,
你知道我喜歡喝咖啡,但是咖啡喝太多確實對身體有負面影響,
不顧後果,愛喝就喝,其實是誤解愛自己為「放縱」,
但是完全不喝,其實生命中就少了一點樂趣,
所以,我讓自己一天可以喝兩杯,最多兩杯。

但是,這兩杯並不是完全沒有伸縮、調整空間,
簡單說,一天就是兩包咖啡粉的份量,
如果想喝濃些,就依原比例充成兩杯,
如果想多喝一點,就把兩包充成四杯,
重點是,是我在控制咖啡粉,不是咖啡粉在控制我。



 

J,早上起來,給自己一個笑容,一份早餐,
然後精神奕奕的跨出去。

在學校,做你該做的,有機會和大 家多一點互動,
一起跟誰去上個廁所,主動去幫誰誰誰的忙。

回家之後,有時間就出去走動走動(或你有自己的運動方式,我夏天通常去游泳),
跟爸爸媽媽說說話,別說沒事好說,這要練習,剛開始一件小事也好,
重點是,這在延伸我們對外的連結,也讓這世界的能量幫助你。

晚餐好好吃一餐,感謝食物背後有這麼多世界、這麼多人的努力,
懂得這一點,就不只是在攝取養分,而是更多型式的能量。

洗澡的時候,玩玩水、唱唱歌,好好珍惜跟自己相處的時間,
晚上上床前,不要想明天要考什麼,想一件今天有趣、快樂、感動的事,
然後,跟自己道晚 安,轉過身抱著棉被,笑著睡著。


也許不會每天都這麼順利,但是我會衷心為你祈禱,祝福你。^^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ppyemily 的頭像
    happyemily

    快樂‧愛‧美力

    happy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