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座宅邸安安靜靜的在附近小水溝邊的小巷子,古典了八十多年了!
自從上個學期末,我們安排五乙的孩子們去了一趟「扇形車站」體驗六感之後,
就開始尋找這學期的統合體驗點,其實,心裡已經有目標,只是一直找不到門道。
九年前來到伸港鄉教書,每天都要從台中爬大肚山、過彰化大橋才能到學校;
四年前國道三號和美交流道通車,開始走高速公路上下班,
不但時間上快了很多,也是這時候,我在何厝路小水溝邊,
發現這座打從起建時就不想吸引太多目光的老院子,默園。
這座宅邸安安靜靜的古典在附近小水溝邊的小巷子,古典了八十多年了!
1928年,陳錫奎先生在和美鎮的塗厝以巴洛克風格調和東方人文思想,
蓋了這一座佔地5000坪的西式大院子,
當時給子孫一個度假的好地方,現在給我們一個體驗的好地點。
只是,默園的大門始終緊閉、荒煙漫草;
即使近年開始有人整理、大門半掩沒上鎖,幾次悄悄溜進去打招呼,也都沒有回應。
這個學期的班級親師座談會上,正式跟家長提出《快樂‧愛‧美力》的計畫,
除了請求家長思考是否同意第二階段「島內遊學」的執行之外,
同時也跟家長報告了關於「默園」不得其門而入的困難。
沒想到,一個月後的星期五,忽來一通電話告訴我:「聯絡到人了!!!」
整個過程就像“臉書”一樣,就是「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原來是....」
當然,這其中一定要有一顆願意開始進行串聯的熱心,柏丞媽媽 ─ 美好。
在選日不如撞日,以免夜長夢多的考慮下,這回沒等到學期末,
4月2日,月考完後馬上就去!
全站熱搜